ART&CULTURE / 2025.06.07
和田彩花|QUI×擴展心齋橋PARCO世界的藝術三笠(1/5)

藝術沒有正確的欣賞方式。不過,有更多藝術的提示。《從13歲開始的藝術思考》(鑽石社)的作者、美術教師末永幸步先生,提倡一邊自由表現自己感受到的東西一邊探索新的視點,一邊提倡“成果鑒賞”,是一個與嘉賓一起圍繞備受矚目的美術展的連載企劃。
第四屆嘉賓是歌手兼女演員和田彩花。我們採訪了在大學專攻美術史、在大學院也學習美術的和田先生和在心齋橋PARCO舉辦的《Kansai Art Annual 2025“CO”》(~6月22日)。
-
PhotographKei Matsuura(QUI/STUDIO UNI)
-
StilingPARCO
-
HairMakeNatsuki Watanabe(Riina)
-
Text噗哧。
-
Art DirectionKazuaki Hayashi(QUI/STUDIO UNI)
-
EditSeiko Inomata(QUI)
-
ProduceShun Okabe(QUI)
這次訪問的是在心齋橋PARCO舉辦的7名與關西有淵源的年輕歌手參加的“Kansai Art Annual 2025“CO””。 在關西,散布著很多個性豐富、富有實驗精神的畫廊,為藝術家們提供了各種各樣的表現場所。本次展覽與心齋橋PARCO周邊的關注畫廊合作,展示了以各自的視點選出的藝術家的作品,內容是能感受到地域和創造性豐富的聯繫。
首先,請兩位在會場周圍選擇了“喜歡的作品”和“在意的作品”。
和田先生“很喜歡”宮田彩加先生的作品
和田:首先看了這部作品,覺得“喜歡!”。用線和刺綉來表現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線橫向延伸,印象看起來很粗糙的樣子讓人覺得不可思議。

-
Profile_宮田彩加
-
1985年出生於京都府。2012年畢業於京都造型藝術大學大學院藝術表現專業碩士課程。以在大學專攻染織為契機,為了在染色的布上表現出深度和體積,開始使用手刺綉、縫紉機刺綉的獨特手法制作。有意在縫紉機上產生bug而出現的線層“WARP”系列,以及消除支撐體的布,只用線構築的“Knots”系列等,以“錯誤:失敗的行為產生新的價值觀”為根本的獨特手法,以及生物的形態、事物的發生和進化的存在方式相呼應的作品。
和田先生和末永先生“很在意”岡本啟先生的作品
和田:因為喜歡顏色組合好的作品,所以很在意。而且,這部作品的顏色,也許不是作家自己選擇的,而是包含了在機器和攝影中製作的偶然性。這樣的顏色讓人覺得“喜歡”很有趣。
末永:我也很感興趣這部作品。 我喜歡不知道畫了什麼的作品。
例如,這部作品,首先從顏色想象了大海的印象,但是看起來像大海和極光的星空,反過來說,我覺得看起來像深海一樣,看的時候,看到的東西也會發生變化。我想和其他人談一下這個印象。

-
Profile_岡本啟(岡山)
-
1981年出生於大阪府。2004年畢業於大阪藝術大學美術學科。運用自己獨特的手法(photo brush),繼續像光學實驗一樣的繪畫製作。一邊將照片作為表現媒介,一邊不使用照相機,利用作為攝影材料的“膠卷”和“印畫紙”所擁有的“用被照射的光發色”的性質,在完全黑暗的房間中,將“光”作為色彩和形狀進行“記錄”。用“畫”代替照片的顯影行程,提示照片素材的新魅力和繪畫表現的可能性。